- N +

森田等27批次面膜检测不合格,22批次菌落超标,

2018年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27批次化妆品不合格的通告,广州博羿化妆品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生产(代理)的27批次化妆品不合格,其中大名鼎鼎的网红面膜森田保湿面膜也赫然在列。
百检生物检测为您提供生物检测标准,做化妆品检测上百检生物检测,为您提供生物检测报告。

 

27批次不合格化妆品中22批次菌落总数超标,6批次菌落和酵母菌超标,虽然国家制定了化妆品微生物指标, 但微生物超标的现象依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百检生物检测为您提供生物检测报告。

 

目前,化妆品种类繁多,微生物检测技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状况、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的改进以及化妆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进行综述。

药监局关于27批次化妆品不合格的通告
1946年,Hills报道了由于使用染有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的爽身粉导致数个新生儿死亡的病例,这是首次关于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的报道。
20世纪60年代后,陆续有研究者从化妆品中分离出机会性病原体。化妆品中微生物污染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近几年来,我国的化妆品销售量迅速增长,化妆品污染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2009年郑萍等对北京市售化妆品进行微生物污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化妆品总合格率为92.23%。
2013年广东省卫生管理部门对近2500份化妆品进行检测,微生物指标的合格率为91%左右。引起化妆品污染的微生物种类较多,但以细菌为主,且多数为条件致病菌。Lundov等在2005-2008年回收的24份化妆品中,检出至少有42%的化妆品受铜绿假单胞菌污染。
可见,化妆品微生物污染问题始终存在,且污染的微生物极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加强化妆品卫生质量的监管必不可少,而采用良好的检测技术是完善管理制度的必要条件。
化妆品微生物检测方法
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的改进
化妆品微生物检测是衡量化妆品卫生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外的化妆品质量保证主要是按照欧盟的消费品科学委员会(SCCP)或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执行。
在我国,2007年修订的《化妆品卫生规范》是近几年来化妆品质量保证的重要依据。然而,在这些规定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主要是依赖传统的琼脂平板培养方法,该方法有诸多局限性如检测方法繁琐,需配制大量的固体和液体培养基(或选择性培养基),耗费时间长,样品需培养48或72
h才能观察结果,最终结果还需结合生化试验等方法进行综合判断,且容易出现误检和漏检。
另外,防腐剂的存在使相当一部分化妆品的抑菌作用无法清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化妆品的检验结果。但是百检生物检测为您了解到,有研究者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了以下5种改进的方法,传统方法与改良方法的对比

1) 使用 SCDLP ( soya casein digest lecithin polysorbate broth) 培养液。

 

SCDLP 培养液是一种含有中和剂 ( 卵磷脂和吐温 80) 且有增菌作用的培养基。传统方法中只是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采 用了 SCDLP 培养液,杨丽华等提出用 SCDLP 培养液代替生理盐水直接稀释样品检测菌落总数,并用 SCDLP 培养液代替乳糖胆盐对粪大肠菌群增菌,用卵磷脂 - 吐温 80 营养琼脂培养基分离,进行化妆品微生物学指标的检测,可简化微生物指标检测的操作步骤。 

 

 

2) 增加阳性对照组。

 

在传统检测方法中加入一定量的卵磷脂和吐温 80 可消除防腐剂的抑菌效果,但根据防腐剂的不同,清除的效果有限,为了更真实地反应化妆品微生物污染情况,可在检测时增加阳性对照 组,且以回收率达到 70% 作为检测方法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江志杰等建议在进行化妆品检验时, 做控制菌的阳性对照,如果阳性对照未生长,则应进行方法学验证。白雪梅建议在测定微生物总数时,设 置 2 个空白对照: 在做液化明胶试验时,设置液化明胶试验的阳性菌株和阴性菌株对照。 

3) 适当使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TTC) 。

 

绝大多数细菌均含有脱氢酶,能使相应的底物脱氢,TTC 可作为受氢体,接受氢后还原成红色非溶解性物质。

 

为了区别化妆品中不溶解的颗粒与菌落,可在培养基中加入 TTC 溶液,但 TTC 也是抑菌剂,在一定浓度时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在使用 TTC 时不能随意地增加用量,以免用量过大而产生抑菌作用。覃洁建议应规范使用 TTC,以免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4) 使用滤膜法。

 

滤膜法又称薄膜过滤法,在含抑菌成分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中应用相当广泛,但在化妆品领域应用甚少,其原理是适量样品通过微孔滤膜后,可去除样品中的抑菌杀菌成分,大多数细菌( 直径大于 0. 45 μm) 截留在滤膜上,用适量冲洗剂将抑菌杀菌成分冲洗掉,可使污染样品的细菌检测结果更加可靠。孙娜等和庞燕军等通过比较滤膜法和国标法在活菌检出率和阳性菌回收率上的不同,发现滤膜法操作简单,培养时间较短,且可有效去除化妆品中防腐剂的抑菌作用。

 

 

 

5) 使用螺旋平板法。

螺旋接种菌落计数是依据阿基米德螺旋原理,使样品以对数规律螺旋线形式接种在平板上,样品接种后,菌落即分布在螺旋轨迹上,随半径的增加分布得越来越稀,采用特殊的计数栅格, 自平板外周向中央对平皿上的菌落进行计数,即可得到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螺旋接种菌落计数法加样量精确,菌落分布均匀,且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或免除样本稀释过程,因此在国外食品药品的菌落计数实验中得到广泛应用。

 

陈彬等应用螺旋平板法和国标法分别对食品和化妆品进行菌落总数检测,结果显示螺旋平板法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菌落计数的效率,可应用于实验室进行食品和化妆品日常检测以及菌悬液计数。 

 

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所需实验材料简单、价格便宜,但是操作繁琐、耗时长、防腐剂的存在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传统方法进行改进,可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同时使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快速测试片技术
目前,在快速测试片技术中以美国3M公司生产的以Petrifilm为载体的检测纸片法应用最为广泛,且简便快速,已普遍用于食品中的各项微生物指标检测生物检测标准,该测试片由上下2层薄膜组成,下层的聚乙烯薄膜上印有网格并且覆盖有细菌繁殖所需的培养基,其中加入了染色剂和显色剂,上层是聚丙烯薄膜并加入了冷水可溶凝胶,使用时揭开覆盖的胶片将样品滴加于纸片中央后于37℃培养48h左右,阳性菌落则在测试片上显示红色或粉红色。

有学者尝试将其应用于化妆品微生物快速检测中,他们采用 3M Petrifilm 法检测化妆品中的细菌总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化妆品中细菌总数的检测,且比国标法更加快速简便,但是不适合检测如腮红和眼线液等颜色对比不明显的样品且检测成本较高。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微生物的原理是利用某一特定微生物特有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若有条带,则说明检测样品中含有目的菌,且目的菌的含量与条带的亮度呈正相关;若无条带,则说明检测样品中无目的菌。

张昕悦等以铜绿假单胞菌特异性基因 ETA 片段为靶序列,设计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引物,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 PCR 技术。牛玉倩等根据大肠杆菌的 ITS 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 PCR 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化妆品中大肠杆菌的方法。PCR 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简便、高效,但是化妆品中某些物质会干扰 Taq 聚合酶( 一种耐热的 DNA 聚合酶) 的作用,而且只能检测微生物的存在,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则不能检测出来,还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

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检测技术
三磷酸腺苷(ATP)生物发光技术的原理是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
以D-荧光素(D-luciferin)、ATP和氧气为底物,在Mg2+
存在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发出光量子。利用发光强度与ATP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呈线性关系的条件,测出ATP含量,即可推算出样品中的含菌量,整个过程仅需要十几分钟。

Nielson 等用生物发光技术对化妆品原材料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减少实验室分析的时间和库存量。随后,Watling 等和 Anonymous也提出 了 ATP 生物发光技术可作为化妆品微生物快速检测的新方法。

路福平等用 ATP 生物发光技术检测化妆品中的微生物,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检测到样品中存活下来的微生物,而且可以检测到样品中受抑制的微生物。但是该方法受环境因素尤其是培养基制备过程及样品中固有 ATP 的影响较明显,该方法不仅仅要求无菌,而且对 ATP 含量也有严格的要求。 

电阻抗技术
在采用荧光光电法检测微生物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BioLumix实时快速微生物荧光光电检测系统,该系统将最新的荧光光电技术、染色技术、CO2传感技术和特异性的培养技术结合在一起检测生物体的代谢过程使之能够同步检测颜色和光子的变化,目标微生物在特定培养基中的生长和代谢可通过感光试剂(色彩和荧光染色)检测。
当代谢过程发生时,试剂的光谱模式会发生改变,光传感器检测到这些变化后以预先设定好的时间间隔进行监控并报告检测结果,菌量越高检测时间越短。

电阻抗技术的原理是细菌在培养基内生长繁殖的过程中会使培养基中的电惰性大分子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等代谢为具有电活性的小分子物质

如乳酸盐和醋酸盐等,这些离子态物质能增加培养基的导电性使其阻抗发生变化,通过检测培养基的电阻抗变化情况判定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繁殖特性即可检测出相应的细菌。该法目前已用于细菌总数、霉菌、 酵母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检 测。Kahn 等报道了采用电阻抗技术可检测化妆品中的腐败微生物,Kaiserman 等采用以电阻抗技术 为基础的微生物分析检测系统对不同种类化妆品进行微生物检测后,发现该系统可快速并准确地检出化妆品中的微生物含量。但是该技术容易受到化妆品成分的干扰,影响检测的准确性,而且成本较高。

荧光光电法

 

李萌等利用荧光光电技术快速检测化妆品中的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显示此方法的特异性良好,总检测时间可控制在14h以内。
微生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技术
微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微生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MVOCs),其具有种类多样性及种属特异性,目前,已经建立的MVOCs数据已收集了349种细菌和69种真菌近1000种的代谢产物,并阐明了其结构和代谢途径。
MVOCs 可决定发酵食品风味和品质,且通过 MVOCs 测定可以早期、迅速、有效检测食品腐败情况,从而尽早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在食品工业中有着重要的研究和利用价值。该方法是否能用于化妆品微生物的检测? Alvarez - Rivera 等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 - 质谱法( HSSPME - GC /MS) 收集和检测污染化妆品中微生物释放的 MVOCs,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准确的鉴定化妆品中的微生物,同时可动态监测微生物污染的过程。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化妆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将逐渐被各种新型、简便和快速的微生物检测技术所取代,但是目前现有的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虽都存在很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不足

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所需实验材料简单、价格便宜,但操作繁琐、耗时长、防腐剂的存在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传统方法的改进,可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同时使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以上介绍的几种快速检测技术中,快速测试片技术操作简便、效率高,但检测时间较长,且针对有颜色的化妆品易导致假阳性的结果; PCR 检测技术因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速度快等特点,得到许多研究者的青睐,目前以 PCR 技术为基础的多联 PCR 技术、实时荧光定量 PCR 技术及环 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LAMP) 等已逐渐得到应用,相信 不久后它们将用于化妆品微生物的检测中; ATP 生物发光检测技术、电阻抗技术、荧光光电法和 MVOCs 检测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时间短,但仅能对微生物总数进行检测,无法辨别微生物的种属,生物检测而且技术要求较高,价格昂贵,对化妆品中的物质和类型有严格 要求,因此这些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


上一篇:国家药品标准物质供应新情况
下一篇:百检教你如何辨别检测报告的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