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消毒剂按照其作用的水平可分为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灭菌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灭菌要求,包括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氯气、硫酸铜、生石灰、乙醇等。
消毒剂检测项目:成分成分成分测量、重金属超标(砷含汞)、ph值、可靠性实验、金属腐蚀、消灭微生物菌种指标值(三个时间范围,含中和剂评定)、仿真模拟当场实验/当场实验、毒理学检测。
消毒产品分类,按照消毒产品用途、使用对象的风险程度实行分类,具体如下:
第一类是具备较高危,必须严格要求以确保安全性、合理的消毒产品,包含用以医疗机械的高质量消毒液和消毒器械、灭菌剂和杀菌器材、皮肤黏膜消毒液,微生物标示物和杀菌实际效果有机化学标示物。
(注:高质量消毒液:就是指可消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病毒感染、细菌以及胞子等,对高致病细菌芽孢也是一定的消灭功效,做到高质量消毒杀菌规定的消毒液。) 第二类是具备轻中度风险性,必须加强管理以确保安全性、合理的消毒产品,包括除类产品外的消毒剂、消毒器械,以及抗(抑)菌制剂。
(注:抗(抑)菌中药制剂:就是指直接接触皮肤粘膜的、具备一定杀、抑菌的作用的中药制剂(栓剂、皂剂以外)。抑菌中药制剂在应用使用量下,对检测新项目要求实验菌的消灭率≥90%(消灭对标值≥1.0);抗菌中药制剂在应用使用量下,对检验项目规定试验菌的抑菌率≥50%。)
第三类是风险性程度低,推行常规管理能够 确保安全性、合理的除抗(抑)菌中药制剂外的日用品。 特殊情况:同一个消毒产品涉及到不一样类型时,理应以较高危类型开展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