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莫匹罗星与夫西地酸差异性比较

  目前临床上治疗皮肤金葡菌感染的局部外用抗生素主要有莫匹罗星,夫西地酸等抗生素。他们有哪些相似性和差异性,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莫匹罗星

夫西地酸
  莫匹罗星 PK 夫西地酸
 
  1.作用机制
 
  莫匹罗星:与异亮氨酸tRNA合成酶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以杀灭细菌。无体外交叉耐药
 
  夫西地酸:干抑制核糖体的易位,干扰延长因子G,阻止细菌蛋白合成,避免与其他抗菌药物的交叉耐受性。
 
  2.抗菌谱
 
  莫匹罗星:广谱抗菌
 
  对革兰氏阳性菌、对部分革兰阴性菌也有一定作用,对皮肤正常菌群棒状杆菌、微球菌作用较弱。
 
  莫匹罗星与夫西地酸均对抗G+敏感有效。但在抗菌谱仍存在一定差异。
 
  夫西地酸:窄谱抗菌
 
  抗G+菌活性,可抗多种厌氧菌,对表皮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痤疮丙酸杆菌等异常敏感。
 
  3.药代学
 
  莫匹罗星:快速渗入皮肤表层
 
  涂于皮肤后,渗入皮肤表层,与人血清蛋白结合率为97%。皮肤外用经皮穿透和吸收极少(少于1%)。
 
  夫西地酸:渗透性可达皮肤深层
 
  夫西地酸的组织渗透性好,皮肤病理条件下易透入深层皮肤,进入感染病灶部位。正常皮肤条件下渗入量很低。
 
  4.基质
 
  莫匹罗星:PEG基质,基质稠厚
 
  对皮肤病灶面的水性分泌物有吸着作用,能清洁、干燥表面,更适合用于有创面皮肤感染。
 
  夫西地酸:水包油乳剂,基质清稀
 
  起保护、润泽作用 ,适合使用在亚急性、慢性皮炎上。
 
  5.优选适应症
 
  莫匹罗星:更适合浅表感染如脓疱疮和外伤感染。
 
  夫西地酸:更适合毛囊炎,痤疮和湿疹继发感染等深部感染。
 
  综上所述
 
  我们发现莫匹罗星与夫西地酸均不易发生交叉耐药的情况,可作为皮肤感染优选外用药。
 
  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如莫匹罗星更适合用于一些浅表部位的感染,对于有创面的感染效果更加;而夫西地酸渗透性强,可达皮肤深层部位,更适合一些深部无创面的感染,且对痤疮丙酸杆菌敏感有效,可用于痤疮治疗。
 
  莫匹罗星与夫西地酸两者可互相弥补不足,全面对抗皮肤感染致病菌,成为对抗皮肤致病菌的金牌组合。
上一篇:血糖监测5种方法大PK,你了解多少?
下一篇:血型决定性格?原来我们被骗了100多年!